財務自由怎樣達成?要多少錢才能財自?8大重點一次睇清
財務自由不是夢!本文將介紹財務自由定義,說明「4%法則」概念,透過財務自由計算機試算所需資產,帶你掌握如何財務自由的8大關鍵。文末則推薦投創教育的投資課程,讓Ken Sir陪你一步步實現財務自由!
一、財務自由是什麼?和財富自由一樣嗎?
(一)財務自由定義解析|帶你快速理解財自意思!
財務自由是指不需要再為了錢而工作,仍然可以維持現有的生活水平。當被動收入(例如投資收益、租金收入等)足以持續且穩定支付日常生活開支時,便達到了財務自由的境界。
近年來,FIRE(Financial Independence, Retire Early)運動在全球興起,FIRE 的中文意思為「財務獨立,提早退休」,提倡透過積極儲蓄和投資,讓被動收入覆蓋日常開支,從而擺脫對工作的依賴,在退休年齡前就實現財務自由,追求更自由的人生。
(二)財務自由 vs 財富自由
財務自由的重點是擁有足夠的被動收入,讓你無須為生活開支而工作。換句話說,你的收入來源不再依賴於主動工作,而是來自於資產所帶來的收益。
財富自由則更強調資產的累積,讓你可以隨心所欲地消費,而不需要擔心金錢問題。這可能包括擁有多處物業、奢華的生活方式等。在香港,有人將財富自由分為不同等級,例如「凍飲自由」、「咖啡自由」、「廉航自由」等,反映出不同程度的財務狀況。
財務自由 | 財富自由 | |
定義 | 擁有足夠的被動收入,支應基本生活開支 | 擁有大量資產,可隨心所欲消費,不受財務限制 |
目標 | 不需為了維生而工作 | 可過上理想中的奢華生活 |
消費模式 | 維持基本生活水準,有所節制 | 高度自由,可任意消費 |
生活風格 | 相對簡約、穩健 | 偏向奢華、享受 |
達成難度 | 較容易,透過正確投資理財可實現 | 較困難,需花大量時間累積資產 |
二、要多少錢才能達到財自?讓「財務自由計算機」告訴你!
要實現財務自由,首要的是釐清自己所需的資金總額。「4% 法則」是較常被採用的估算方法,透過預計退休後每年的支出,反推所需累積的資產。
(一)什麼是「4% 法則」?
「4% 法則」是美國金融規劃師 William Bengen 於 1994 年提出的退休理財概念。其核心概念是:在退休後的第 1 年,從你的投資組合中提取 4% 的資金作為生活費,之後每年再根據通貨膨脹率調整提取金額。
若能如此規劃,資產通常足夠支撐 30~50 年的退休生活,達成財務自由的目標。這也代表你需要累積相當於年度支出的 25 倍的資產,才能確保在退休後,也能維持與過往相同的生活水平。
計算方法
財務自由試算的第一步,是計算自己每年大約需要多少生活費。可以先列出每月固定開支,例如租金、伙食、交通費、保險等,再加上年度性支出,如旅遊、醫療或稅務開支。最後將每月開支乘以 12,再加上年度支出,就可以得出全年總支出。
接著,將全年總支出除以 4%(即乘以 25),就能計算出達到財務自由所需的資產金額。以下我們以 1 位居住在香港、單身無子女的上班族為例:
- 租金(市區劏房或新界套房):HK$8,000
- 伙食費(包括外食與日常買菜):HK$5,000
- 交通開支(八達通交通費):HK$1,000
- 保險及醫療開支(醫療保、門診費用):HK$1,500
- 電話及上網費:HK$300
- 日用品、娛樂、雜費等:HK$2,200
算下來每月總開支約 HK$18,000,全年固定開支為 HK$18,000 × 12 = HK$216,000。再加上一些年度性支出,例如:
- 每年旅遊一次:約 HK$20,000
- 偶發醫療或大額消費:約 HK$14,000
可以算出全年總支出約為 HK$216,000 + HK$34,000 = HK$250,000,再根據 4% 法則,將年度總支出除以 4%,HK$250,000 ÷ 4% = HK$6,250,000
也就是說,當這位上班族累積到大約 625 萬港元的資產,並且這筆資產能穩定帶來每年約 4% 的回報,就有機會實現財務自由,日後生活無須依靠全職工作也能維持現有生活水平。
(二)4% 法則的前提與限制
在實際應用 4%法則時,也要記得留意以下 3 個前提和限制,否則一旦預期太樂觀,反而可能影響長遠的財務安排。
投資回報與通脹
4% 法則的前提是假設投資組合(例如股票加債券)的年均回報率約為 7%,而通脹率約為 3%。但現實中,市場走勢難以預測,某些年份可能投資回報不理想,甚至出現負回報;另一方面,通脹亦未必穩定,尤其在香港,租金、醫療或日常生活開支的升幅可能比通脹數字更誇張,如果只按這個理想情境計算,可能會低估實際需要的資產金額。
個人支出變化
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會隨年齡、家庭狀況或健康情況而改變。就像年輕時可能願意過簡單生活,但退休後可能想多去旅行、多享受生活;又或者年紀漸長,醫療開支自然會增加等。這些變化都會影響每年的實際支出,間接影響原本預估的資產需求。4% 法則提供的是一個「平均情況」下的估算,但實際上,支出往往不會那麼平均,因此建議最好預留一定彈性。
市場風險
當市場出現波動,甚至經濟衰退時,投資組合的價值可能會大幅下跌。如果這時仍以固定比例提款(例如每年 4%),可能會加快資產耗盡的速度,風險也會增加。比起死守 4%,建議採取較靈活的提取策略,根據市場狀況或個人需要作出調整。
三、如何達到財務自由的目標?8 大重點一次看!
財務自由唔係夢,但一定要有計劃!以下 8 大重點,幫你一步步由「月光族」變身「資產累積者」,逐步邁向財務自由的人生。
財務自由重點 1:減少不必要的消費
控制支出是邁向財務自由的第一步。建議定期檢視個人日常開支,辨別哪些屬於非必要的消費。每月不斷支付過多不必要的開支?訂閱 Netflix、Disney+ 等串流平台,但實際上卻沒有足夠時間觀看?這些看似微小的支出,累積起來其實可能成為不容忽視的大額開支。
想減少不必要的消費,可以下載記帳 App(如記帳城市、gini 等),幫你自動分類開支,一目了然,不僅有助節省金錢,更能建立理性消費的習慣,將資金集中於真正重要的財務目標上。
財務自由重點 2:提高儲蓄比例
提升儲蓄能力是建立資產的基礎,可參考「50/30/20」理財法則,將 50% 的收入用於生活必需,30% 用於彈性支出,餘下 20% 作為儲蓄與投資用途。若個人財務壓力不大,例如,與家人同住無須支付租金,儲蓄比例更可提升至 40% 甚至更高。
想提高儲蓄比例,可以在出糧後即時自動轉帳一筆錢去儲蓄/投資戶口,強迫自己儲錢,減少「有幾多洗幾多」的情況。
財務自由重點 3:發展副業
除了節流,亦應積極尋找「開源」機會。現今不少人透過副業增加收入,例如經營網店、接Freelance、教課程,或發展個人品牌等。除了有助提高整體收入,亦能分散單一收入來源所帶來的風險。
副業收入初期未必多,但積少成多,有時更可以發展成主業。特別是有特定技能(如設計、寫作、攝影)的人,更應該好好發揮專長。
財務自由重點 4:積極投資
單靠儲蓄難以應對通脹壓力,投資才是實現資產增長及財務自由的重要方式。可考慮分散投資於股票、基金、ETF、債券或房地產等項目,根據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和財務目標,制定合適的長線投資策略。香港人常見的投資選擇有以下幾種:
財務自由重點 5:持續學習理財知識
市場不停轉變,理財知識亦要不斷更新。市面上有不少免費資源,例如銀行、保險公司、財經 KOL 的理財文章或 YouTube 頻道等。選擇可信來源,逐步建立正確觀念,好過盲目跟風炒賣。
建議可以為自己每月訂立一個學習目標,例如,讀完一本理財書,或掌握一種新投資工具的基本知識,了解最新的投資工具和市場趨勢後,才能做出明智的財務決策。
財務自由重點 6:制定明確的財務目標
有目標才有方向,建議將財務目標具體化並細分為短期、中期及長期,並定期檢視進度與調整策略,讓自己更具執行力!明確的財務目標舉例如下:
- 3 個月內建立緊急基金(相等於 3~6 個月生活費)
- 1 年內儲到首期基金
- 5 年內建立每月 $5,000 被動收入
財務自由重點 7:定期檢視財務狀況
理財規劃會隨著時間改變,建議每季或每半年進行 1 次財務狀況檢視,如果有重大生活轉變(如轉工、結婚、育兒),也要同步調整財務策略。
你可以製作一份「資產負債表」,確實記錄資產、現金、投資與負債,並定期更新。這樣做可以及早發現問題(例如支出過高、某項投資表現不如預期等),避免日後出現財務漏洞。
財務自由重點 8:購買適當的保險
再精明的理財計劃,一場意外就可能打亂。基本的保險保障包括醫療保險、人壽保險、危疾保險等,能夠在遇上突發情況時提供經濟緩衝,保障你的儲蓄與家人未來。
一開始可以先從基本醫療保障入手,視個人需要逐步調整保障範圍。這樣能夠減低突發支出對財務計劃的影響,亦為邁向財務自由提供更穩固的保障。
四、投資課程推薦【投創教育】|想財務自由?由 Ken Sir 帶你入門投資與置業策略
想實現財務自由,與其盲目跟風,不如向有實戰經驗的前輩學習!Ken Sir 是香港中小型業主會創辦人,同時亦是暢銷書《2023 樓市爆煲論》作者,憑藉多年累積的財務及物業經驗,自創「零首期置業法」,從零起步建立 7 位數被動收入。
過去 15 年,Ken Sir 參與超過 3,000 宗物業買賣,參與發展商的收購重建項目。也親身參與資本市場,為小股東發聲。他不單止做到自己財務自由,更幫助超過 5,000 人邁向財務自主,是不少香港人眼中的財商導師。
想打造更清晰的財務藍圖嗎?推薦參加 Ken Sir 的免費課程【2025 物業及財商精讀線上課|K.Sir 80 後財務自由達人】。課程以線上進行,採全廣東話授課,適合準業主、現有業主及投資新手參加。
內容涵蓋 3 大重點:
- 物業收租方案:如何在市況波動下穩定租金回報、低水入市部署,並在中期提升資產防守力。
- 對沖收息攻略:學習股票收息組合最新策略,了解債券市場避險部署攻略。
- 嶄新投資機遇:2025 年樓市、股市、外匯市場價值重整,學懂分階段倍化現金流。
了解 Ken Sir 的投資心法,啟動你的資產增值計劃
【投創教育】能助你掌握貼地的物業與財商策略,歡迎點擊下方連結,了解更多關於導師 Ken Sir 的資訊,學習他如何透過「零首期置業法」與收租部署,實踐穩定現金流、邁向財務自由之路!
與 Ken Sir 一起學投資,開始你的財務自由之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