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股不同命!A 股狂歡創 2015 新高,港股卻悲歌連連!Ringo Sir 抓出港股「跑輸大市」真兇!深度拆解資金流向,揭示散戶的唯一生路!

市場正上演一齣最令人困惑的「冰火兩重天」。當美股投資者享受著標普、納指不斷破頂的盛宴時,另一邊的 A 股(上證指數)也正悄然升穿 3,000 點,創下 2015 年 8 月以來的新高 。
Ringo Sir 在早前的YouTube直播中,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這個核心矛盾:「現在不是東升西降,而是『東升西升』。」兩大主要市場都在漲,但詭異的是,偏偏是港股——一個同樣由大量內地企業主導的市場 ——卻始終「破不了頂」,在 26,500 點的關鍵水平反覆掙扎 。
你是否也正手握著看似「便宜」的港股,卻只能無力地看著 A 股和美股的升勢?這是否意味著港股真的如 Ringo Sir 所說,「很難玩」?
Ringo Sir 警告,這背後反映了一個關鍵的結構性問題。而答案,你無法從財經新聞頭條或業績預告中找到;真正的答案,只在於「資金」的真實流向 。
為何港股「跑輸」大市?

在 Ringo Sir 的策略中,有一個不變的鐵則:「資金與部署凌駕於一切。」
你看到的資訊,是「被操控」的
許多投資者習慣依賴新聞做決策,但 Ringo 指出,我們看到的資訊「其實是被人刻意操控的」。他以早前匯豐(0005)出業績為例。他的手機 App 第一時間彈出的標題是「五號仔業績倒退」、「純利減少」。這類偏淡的標題,足以讓新手投資者感到恐慌 。但 Ringo 同一時間看到的數據卻是「Q3 的收入是增長 5%」。
Ringo 解釋,一份業績總有好有壞。到底 Headline 要寫好還是不好,「其實就要看編輯的個人意見」。你看到利淡消息,股價卻可能反向上升,這就是散戶在投資領域上充滿矛盾的根源 。主導市場的,永遠是資金 。資金只是「借助故事去發酵去演繹的」。
了解更多港美股投資策略:【免費環球市場通用短炒策略線上教學】
真相:港股資金正在「外流」與「稀釋」

既然資金是答案,那港股跑輸 A 股的真相便昭然若揭。
證據 1 (A/H 股脫鉤): Ringo 分析,A 股不斷破頂,但由同樣成分(內地股票)組成的恒生指數卻破不了頂 。這「側面證明」了一件事:大家都要小心恒指,資金可能正「向外流回內地」。
證據 2 (新股抽血): 與此同時,港股正經歷 IPO 熱潮。Ringo 觀察到,「每日都有兩三隻、三四隻新股給我們抽」,而且「全部都是內地公司」。
這些公司(例如:當日上市即爆升 141% 的迪普科技 )選擇在市場氣氛熱熾時集資,反而可能「抽乾了一些」市場上原有的資金 。這導致指數「此消彼長」,資金被稀釋,指數自然難有大型突破 。Ringo 更直言,許多港股 IPO 的氣氛,比較慣常是「割韭菜多一點」,新股炒得好,「馬上轉手就會好一點」。
了解更多港美股投資策略:【免費環球市場通用短炒策略線上教學】
Ringo 的應對策略 (一) —— 改變思維

面對如此「難玩」的港股,Ringo 提出了清晰的應對策略。首先,必須從思維上轉變。
策略 1:放棄「指數思維」,轉向「個股為主」
既然指數因資金流失和 IPO 抽血而受壓 ,投資者就不應再執著於恒指的整體升跌。
Ringo 直指,策略應轉為「個股為主」。因為 A 股或內地股份整體仍在破頂,代表市場中「起碼有熱錢會流入」、「起碼業績都是對版」。與其猜測指數,不如專注於尋找那些真正有資金流入的強勢個股。
策略 2:嚴守 Key-Level,拒絕「人造空虛」
Ringo 強調,「技術層面」和「資金」大於一切 。與其每天花時間看新聞,試圖「堆砌」理由去解釋市場升跌,藉此「填補自己內心空虛、寂寞中的空洞」,不如緊盯早已部署好的 Key-Level(關鍵水平)。
實例分析(恒指 26500 點): Ringo 早在 10 月初,就已為市場寫好「劇本」:26,500 點是今個月的主要分水嶺 。而在 10 月 28 日當天,恒指最高反彈至 26,519 點 ,偏偏就在 26,500 點附近「轉彎」下跌 。
Ringo 指出,這不是巧合。这個 Key-Level 是 Ringo 早在 10 月初就已判斷的主要分水嶺 ,而月底的走勢,只是完美驗證了他預先寫好的「劇本」。
策略 3:嚴禁「撈底」,只跟隨強勢
散戶最常犯的錯誤,就是「撈底」。Ringo 在直播中,就以比亞迪(1211)作為反面教材。有觀眾詢問為何不買比亞迪,Ringo 直指這就是典型的「撈底」心態 。他反問:「我想問你怎麼知道這是底呢?」
Ringo 的邏輯非常清晰:
- 大戶動向: 如果這隻股票真的這麼好,準備出好業績,「大戶早就炒高了」,作為預熱 。
- 成交量: 但現實是,比亞迪的「成交量完全在縮」。這代表不只你,而是「全世界都在等待這份業績」。
- 風險回報: 在業績前去「撈底」,本質上是在賭博。萬一業績不好,「一裂口跳到 100 元」、「跳到 90 元」,你怎麼辦?
Ringo 總結:「勸退。永遠不要做一個撈底的動作。」他坦言,自己教學生,從不教「撈底」。
了解更多港美股投資策略:【免費環球市場通用短炒策略線上教學】
Ringo 的應對策略 (二) —— 尋找真正的「淘金熱」

既然港股指數難玩、個股又不能撈底,那麼資金真正的出路在哪?Ringo 明確表示,相較於港股,他持續看好美股 。因為在美股,正上演一場港股沒有的「淘金熱」。
美股「細價股」的巨大優勢
Ringo 認為,美股的「細價股」概念,與港股完全不同。
實例分析(稀土股 MP): Ringo 以稀土股 MP Materials (MP) 為例。它在美股的標準來看,只算是「細價股」。但 Ringo 算了一筆帳:MP 的市值(116 億美金),換算成港幣是 800 多億 。800 多億在港股是什麼概念?「我相信九成人都覺得是大價股。」
Ringo 的洞察: 這就是美股的黃金機會。這類股票,一方面市值夠大,屬於「大價」,代表「我們可以買得很多」、「資金可以大力投資」;但另一方面,它又具備「細價股」的屬性,「所以它可以倍升幾倍」。
這代表投資者,可以用買「大價股」的安全性,去博取「細價股」的「倍升幾倍」的潛力。Ringo 認為:「這才是真正的『淘金熱』。」
Ringo 更點名提到 ONDS(無人機概念),並直言他個人認為它有潛力成為「下一隻 Palantir (PLTR)」。這類股份,才是值得投資者花時間去研究的對象,而不是在港股盲目撈底 。
掌握策略,你也能駕馭市場

港股之所以「難玩」,並非市場末日,而是因為資金流向和市場結構已經徹底改變 。如果你仍盲目跟隨舊有思維——看新聞標題做買賣 、執著於指數升跌、甚至試圖「撈底」弱勢股 ——那麼注定會在這場資金博弈中失敗。
唯有像 Ringo Sir 一樣,看懂「資金」的真實部署、拋棄新聞的雜訊、嚴守「Key-Level」、並將策略轉向「個股為主」,甚至放眼於美股市場中真正的「淘金熱」,才能在看似困難的市況中,找到屬於自己的穩定出路。
想學習如何像「巨鯨」一樣思考? 想知道 Ringo Sir 如何將傳統的「長揸」股份,轉變為靈活的「短炒」策略?
Ringo Sir 將舉辦 180 分鐘的《巨鯨短炒駕馭術》免費線上講座 。在這場分享會中,他將會教你如何駕馭大價股,並分享更多港股、美股的實戰部署策略 。
立即點擊以下連結報名,掌握這套獨家的短炒策略!
限時免費|巨鯨短炒駕馭術線上教學講座
180分鐘教你制霸巴菲特愛股!
日期:詳情留意報名網站資訊
時間:7:30 – 10:30pm
地點:Zoom 線上直播
講座特色:
- 打破「大價股=長線持有」的傳統枷鎖
- 教你將大價股的「穩定」和「可預測性」變成短炒絕對優勢
- 拆解機構大戶操作「巨鯨股」的思維模式
立即報名,掌握洞悉市場的關鍵鑰匙!
港美股短炒新手解鎖!Ringo Sir 帶你進入平民都可獲暴利的環球市場世界